当前位置:清欢书院>都市言情>山居秋暝古诗> 偏我来时不逢春(6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偏我来时不逢春(6) (2 / 3)

六岁的时候,为着省银子,便带着莹莹在道观里住着。”

莹莹是他的妹妹。彼时才六岁。

“那日,我给人抄书得了些钱,就想着去给莹莹买本新的三字经。谁知刚到镇上的书铺旁,便见一个跟莹莹差不多年岁的小姑娘在那里乞书。书铺掌柜和过路之人皆笑话她痴心妄想,拿她当个乐子看,却无人给她一本书。”

“我见此情景,自然心软,遂从书铺买了两本三字经。一本给她,一本给莹莹。”

那时候其实是记不得长相的,只模糊记得有这么一件事情。

“不过有一日,她被一位醉酒的老僧带着上道观大放言辞,还踢了一脚门。”

因时隔不久,莹莹还记得她,回来小声的笑,“她醉醺醺的,说自己以后要杀头猪,给佛祖供奉猪头,给道祖供奉猪尾。”

道观里其实就是他和妹妹两人并一个道士住着。老道士笑着道:“不用管,是个酒肉和尚带个屠宰小娘子罢了。”

他那时候才知晓两人原来是住在山腰上的庙宇里。

郁清梧听得有趣,“后头呢?”

苏行舟笑着道:“后头等没动静了,我才开门去看,又发现外墙上用木炭写着一句墓志铭——我现在还记得写的是什么。”

郁清梧不由竖起耳朵:“是什么惊才绝艳之句?”

苏行舟郑重地吟诵:“人必有终,古无不死1。”

郁清梧来来回回品了一番,还是决定遵从内心:“——好似平平无奇。”

苏行舟:“你还不懂其中意味——且他的字也是一绝。”

他说,“我第一次见到这般好的字,于是临摹了一番,当天就急匆匆上山去拜师了。”

肯定是没有拜成的。老和尚不收他,还烧了他临摹的纸,毁了道观墙上的字,笑着道:“真是喝多了,怎么写的是墓志铭,实在是不吉利。”

苏行舟:“他又要我答应不再临摹他的字,我见他实在是不愿,便答应了,但起了一份探查之心——他很像话本里面的高人嘛。”

“只是还没得及查,你就给我写信邀我去断苍山。我一去就是六年,早将此事给忘记了。四年前,就是咱们要来洛阳那年,我带着莹莹回淮陵跟道观的观主辞别。”

他回忆道:“当时去的时候还好,结果第二天就下了大雪,我没法和莹莹下山,就一直住在道观里。”

等临走时,恰好就在山路上看见已经长大的小姑娘背着死去的老和尚去找大夫。

“我当时没认出她来,还是莹莹认出来的,你也知晓,莹莹记性是极好的,背书之事,连我都比不过她。莹莹说,那姑娘跟从小的模样没什么大差别,我当时不信,如今却也一眼认出来了。这位兰六姑娘,跟四年前的模样确实是有七八分像。”

郁清梧惊奇:“原来世上真有这般不改模样的人。”

苏行舟点头,叹息道:“当年,她也属实不容易。听闻是个弃婴,跟着老和尚在山下村子里吃百家饭长大的,老和尚一去,她便又成了孤儿。”

他和妹妹瞧着她可怜,便帮着浑浑噩噩的她去医馆,等大夫断定老和尚死得不能再死绝无生还可能后,又帮着定了棺材,这才回去。

他唏嘘道:“当时莹莹还一直跟我说,那是个可怜极了的人,同情她得很,哭了好几日呢。”

结果,可怜的人成了镇国公府的姑娘,莹莹却死在了洛阳。

连淮陵都没有回过。

郁清梧闻言,沉默了许久才道:“若是淮陵长大的,一时半会怕是改不了习性和言语。那她进了镇国公府那般的家,应当也过得不太好。”

他叹息道:“方舆之见啊——”2

当年莹莹,不也是因着这个死的么?

他神色清冷起来,苏行舟却因碰见了一位特殊的故人,拜祭妹妹的时候心情也愉悦了一些,小声对着妹妹的转生灯嘀咕了起来。

他话一向琐碎,唠唠叨叨一大串,如同“你要是活着肯定也能一眼认出来”“当年给你买的那本三字经我还留着呢”“等我回去翻出来再晒晒”的话,他能说一天。

妹妹常说他像个碎嘴老头。他叹口气,笑着道:“你当年还说我这般模样是不能给你找到嫂子的,如今被你说中喽,你兄长我如今还是孤寡一个。”

“好在你清梧哥哥陪着我一起,否则我形单影只一个人,多难啊——”

郁清梧跪在一边静静的听着,不断给莹莹烧纸钱。他心情沉重,眼眶湿润,等出来时,苏行舟拍着他的肩膀道:“你下次来需得欢欢喜喜的,莹莹是个爱笑的孩子,你这样,她该笑不出来了。”

郁清梧低头嗯了一声,等走了几步,他突然道:“总有一日——”

苏行舟却打断他的话,“别总记在心里。”

他认真道:“清梧,生死有命,莹莹的死怪不了你。且你当年中了探花,本是可以留在洛阳的,结果为了莹莹的死打上博远侯府,钻了圈套,这才被贬去了淮陵,当时我就已经觉得对不起你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