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跪叩首。跟李嬷嬷学了规矩和礼仪后,他才知道在宋朝,哪怕是平民老百姓见到皇帝,也不用三叩九拜,稽稽首、作作揖就行了。这点,让他非常震惊。
李嬷嬷在教导宋嘉树他们规矩礼仪的时候,会顺便跟他们说一些汴京城和宫里的事情,让宋嘉树他们一群没有出过眉州的“乡巴佬”涨了不少见识。
听李嬷嬷说汴京城里的故事,让宋嘉树和小苏轼他们对汴京充满好奇和向往。
今日学完规矩和礼仪,史家的小郎君们央求李嬷嬷跟他们说朝中大臣们的事情。他们都已读书,其中有几个即将参加今年的解试。他们对朝中大臣好奇,便向李嬷嬷打听朝中大臣们的故事。
李嬷嬷对朝中的官员们并不是很了解,不过道听途说了些事情。她只能说她听说的事情。
她说了些天下读书人都熟知的几位官员,比如说晏殊、范仲淹、韩琦、欧阳修、富弼等。
这几位的大名,可以说天下皆知。其中范仲淹和欧阳修是天下读书人最为崇拜的对象。
李嬷嬷见孩子们对范仲淹和欧阳修的事情特别感兴趣,便先说了说他们。她先说了说欧阳修当年进京考进士一事。
宋嘉树和史家的小郎君们听得非常认真。当年欧阳修参加殿试并没有考中状元,并不是因为他的学问不行,而是因为锋芒毕露。考官们为了让他成才,故意挫他的锐气,没有让他考中状元。
除了这事,李嬷嬷还说了些欧阳修当年进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趣事,听得宋嘉树他们哈哈大笑。
小苏轼之前并不知道欧阳修是谁,但是不妨碍他听得开心。
说完欧阳修的事情后,李嬷嬷又说了些范仲淹的事情。对于范仲淹,史家小郎君们非常佩服。
宋嘉树并不了解范仲淹做的一些事情,他只记得范仲淹写的《岳阳楼记》。到现在,他还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来。
说到《岳阳楼记》,他想起一件事情,他穿到北宋之前,听说范仲淹当年根本没有去过岳阳楼。
等日后,他见到范仲淹,问问他是不是真的。
说完范仲淹和欧阳修的事情,李嬷嬷便让宋嘉树他们回去休息。
宋嘉树和小苏轼没有急着回家,而是被留在史家用晚饭。
自从宋嘉树和小苏轼来史家学规矩礼仪,时不时留在史家用晚饭,有时候还会留宿。
史家特别看重李嬷嬷,不仅留她住在府里,还让她跟他们一家人一起用饭。一开始,李嬷嬷是不同意的,因为没有这样的规矩。但,史家大娘子说她是孩子们的先生,也是他们的长辈,并不是他们家仆人。
在史家大娘子再三请求下,李嬷嬷这才同意跟他们坐在一起用饭。
宋嘉树和小苏轼乖巧地坐在李嬷嬷的身边。他们是最小的,也是最为乖顺的孩子。李嬷嬷很喜欢他们两个,尤其喜爱宋嘉树。
李嬷嬷从未见过像宋嘉树这般精致可爱的孩子。不管是汝南郡王府的,还是宫里的孩子都没有宋嘉树长得漂亮。这孩子不仅长得好看,还十分灵气。她原以为宫里的福康公主是世上最灵动的孩子,但是福康公主跟宋嘉树相比,逊色了些。
“嬷嬷,吃笋。”宋嘉树夹起一块笋片放进李嬷嬷的碗里,并附送一个甜甜的笑容。
李嬷嬷心头一软,伸手摸了摸宋嘉树的小脸。
“谢谢树哥儿。”言讫,她夹起笋片吃了起来。
“嬷嬷,好吃吗?”
“好吃,非常好吃。”李嬷嬷说完,也夹起一块笋片,喂到宋嘉树的嘴边,“树哥儿,你尝尝。”
宋嘉树张嘴吃了一口,旋即眉眼弯弯地说道:“好吃。”
李嬷嬷又喂了宋嘉树一块肉,之后又喂小苏轼吃了些菜。
对于宋嘉树和小苏轼两个孩子,史家人也是非常喜爱。是问有谁不喜欢长得好看,性子乖巧,又聪明伶俐的孩子。
李嬷嬷自己没有孩子,但是却十分喜爱孩子。在照顾孩子方面,她十分有经验。她看得出宋嘉树的身子不好,还特意为他制定了一份药膳。
虽然才吃李嬷嬷制定的药膳没多久,但是宋嘉树面板上的经验值涨了不少。从这点就能看出来,李嬷嬷的药膳是有用的。
用完晚饭,史湘玉亲自来接三个孩子回家。临走时,她邀请李嬷嬷去宋家做客,感谢她对三个孩子的照顾。
李嬷嬷没有拒绝,答应三日后去宋家做客。
在回家的途中,史湘玉见三个孩子都欢喜李嬷嬷去家里做客,笑着问道:“就这么喜欢李嬷嬷啊。”
三个孩子动作一致地点了点头:“喜欢李嬷嬷。”
李嬷嬷虽教导孩子们规矩礼仪,但是并不严苛。她为人非常温和,在教导孩子们的时候,非常有耐心。如果宋嘉树他们学的不好,她不仅不会呵斥他们,反而会鼓舞他们。
再者,她还会做点心,孩子们都喜欢吃她做的点心。
她除了擅长做药膳,也擅长做点心。赵宗实跟宋嘉树一样从小身子不好,虽有李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