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 33 章 (1 / 2)

兄弟俩同枕相依。

昏昏灯光,乔见山抬起右手,修长的手影映在墙上。

乔见山忧愁说道:“近来写文章愈发觉得不顺手了,空执笔,不落字....话中掺杂着自疚的情绪。乔时为同看着三哥的手,执笔的指节处,处处生茧一一明明兄长是那样勤奋、虚心的人,但凡是真心珍惜三哥才华的人,断不会故意令他陷于怀疑、自馁的沼泽当中。况且,三哥不过十四岁。

十四....时为不禁倒吸一口寒气。

十四岁的小官之子,满腹才华,性情温顺,无人可依,岂非“稚子怀玉行于街”?

乔时为知晓兄长和家人花了多少心血,才换得睡在国子监的斋房里,他不得不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郭富三的用意。而要打造一把趁手的利器,第一步便是“淬火”,冷热反复。

乔时为问道:“郭斋谕要求你们日日都学到如此夜深吗?”

"并无。'

乔见山摇摇头,他继续道:“诸位师兄领头留在课室里习文,人人都在琢磨自己的文章,都希望自己能得斋谕的肯定,尽早被推荐入内舍....我岂能落下呢?”他说起前几日的一件小事。

“那日,两位同年入监的同门趴在案上小憩,被郭斋谕见到了,斋谕没斥责他们,只是领我们去了渡口外。”“那里有很多脚夫,他们哄抢着揽生意,替商船扛包卸货以换取几个钱,个个黝黑驼背。

“斋谕说,这还不是世间最苦累的地方,‘读书与磨剑,旦夕但忘疲”

,还说我们安

然坐在课室里读=

书习文,哪有什么资格喊苦喊累呢?"

这件极易混淆视听的小事,愈发证实了乔时为的推断。

“三哥,不是的。”乔时为往前拱了拱,枕在兄长的手臂上,语气认真,“人累了就应当去休息,而不是拿他人的苦难来换自己的心安....看别人更累,自己身上的困顿就会消失吗?”弟弟的话,令乔见山心间咯噔一下。

乔时为继续道:“多少年了,谁见了三哥不夸一句勤奋、有天分呢?祖父若是知晓你日日熬神、消瘦体损,定会劝你把手头的事慢下来,祖父的话难道会有假?祖父常说,虑事不趋一时轻重,当思其久远,三哥,这才一个月,咱们读书的路还长着呢。又言:“读书一道,少不了勤与苦,这本是没错的。我年岁尚小,不懂世事,却也明白读书是为了破除百姓苦难,而非笑话他们的苦....郭斋谕此举,实在匪夷所思,哪有用他人之困苦来激发学子苦读的道理?他想教的是学者,还是富者呢?”听了弟弟的一番话,乔见山顿时困意全无,他重新端详自己的手,喃喃自语道:“是呀,我岂能不相信的自己的手,自己的文章呢?”当局者迷,弟弟的话点醒了他。

墙上正巧有只小蚂蚁在兜转,乔时为也学兄长抬起手,小手掌的影子盖住了蚂蚁。

小小蚂蚁四处“碰壁”,逃不出影子。

兄弟俩相视一笑,乔见山扯下了弟弟的手,私心放走了那只无辜的小蚂蚁。

乔见山往边上靠了靠,让弟弟睡得宽松一些,起身吹熄灯火,道:“夜深了,睡罢,三哥省得怎么做了。”道理懂了,却不能摆在明面上,与郭斋谕去论对错。

毕竟乔见山只是一寻常太学生。

乔见山照旧认真听课,接受郭斋谕的指点,却不甚在意他对自己文章如何评价了。

过于在意斋谕的评价,只会被捂住双眼,瞧不见光而原地打转。

既然郭斋谕从未明文要求过学子必须苦学到何时,乔见山每夜见时辰差不多了,便起身收拾书卷回斋舍歇息,养足气力。如此一来,反倒作出了几篇好文章来。

只不过,不少太学生对乔见山的行止颇有微词。

这日夜里,乔见山早早掇拾妥当,在斋舍里闲翻一诗集。

李良青自监书库当值归来一一他每隔几日便要去一趟,以换些日用钱,有时校书任务重,可能需要忙上一整夜。两人同吃同住,相处甚好,时常交心、商讨学问。

许是累了,李良青脸有些疲倦,今日话不多。他收拾好衣物,准备去洗沐,刚出了门又折返回来。

带上门扣后,李良青端端坐下,道:“山弟,你且放一放书卷,我有些实诚话想同你说。”

乔见山不明就里,合上了诗集,转过身:“青兄请讲。

“你可知......近来外头有些你的闲话??"

"我晓得。”

“那你岂还能如此气定神闲地翻诗书呢?”李良青情绪有些愤愤然,似乎怒其不长进,说道,“你我非亲非故,这些话我本不该说的....你可知,愈是清贫之家、无权无势的学子,分到的斋舍愈是靠里,这间斋舍我已整整住了四个年头。他问乔见山:“十年难得一机会,时者难得而易失,机者可遇不可求,拜师郭斋门下,多少寒门太学生求而不....弟有才华,初入太学便得此机会,不应倍加珍惜才是吗?你想在这里一直住下去吗?”乔见山明白舍友好意,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