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第一枪,也是最重要的一枪!
“回去之后,我会将前三天的剧情写出来送到台里,三天后,在黄金时间段,给我留十分钟。”
“成交!”
…………
三天内。
江城出了大事件。
在江城广播电台的黄金时间段,一个名为《盗墓那些事儿》的节目横空出世。
该节目以扣人心弦,惊心动魄,代入感极强的节目内容和效果,引爆八点档。
收听率节节攀升,广大江城百姓的溢美之词,像雪花片一样涌来。
到了第三天晚上的关键节点,收听率直接破了历史记录。
邓海洋高兴得在办公室里狠狠转了个圈儿!
哈!
他的这个位置,算是稳了!
“邓台!”
傍晚七点半,门外有人推门进来。
是秦婉。
“谢昭来了,在外面等您呢。”
邓海洋摆摆手,起身,看了秦婉一眼,“今天是你的栏目?”
秦婉点头。
“嗯,今天轮到我播说学逗唱节目。”
“今天排班暂时往后靠,半个小时的节目时间,都给谢昭。”
邓海洋道:“你去准备一下。”
秦婉一愣。
半个小时?
不是说就十分钟吗?
可邓海洋显然不想再多说了,秦婉只能出去。
十分钟后。
谢昭见到了邓海洋,后者满面春风,笑容洋溢,显然破了的收视记录让他极其满意。
“哎呀!你可是我的大功臣!小谢同志,真是多亏了你啊!”
邓海洋上前,两人握手,谢昭不卑不亢,和他有来有往说了几句恭维话。
“邓台长准备好了吗?”
谢昭问道。
“当然,说话算话!而且,为了感谢你给我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,也为了表现我愿意和你长久合作的诚心,这次的十分钟,给你拉到半个小时。”
邓海洋说着,轻轻拍了拍谢昭的肩膀。
“有什么话,什么隐情,慢慢说。”
邓海洋的神色稍稍认真。
“我不信像你这么有才华的人会去抄袭,不过是几件衣裳而已,凭你的本事,不至于。”
谢昭顿了一下,露出笑脸。
“多谢邓台长的信任,您放心,我不会辜负的。”
两人说完,秦婉那边也交接好了。
她从播音室探了个头出来,对着两人小声到:“邓台,谢昭,都准备好了,还有十分钟开播,你可以进来了。”
谢昭点头,和邓海洋告别,在众目睽睽下走进了播音室。
八点钟。
节目正式开播。
此刻。
江城。
八十年代,作为最广泛的娱乐途径,广播电台可谓是一支大型主力军。
消息的更新换代是最快的。
一个礼拜的时间,人们将重心逐渐转移,再加上这一档盗墓小说节目横空出世。
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从锦绣制衣厂上逐渐转移。
一厂二厂三厂的铺子,仿佛恢复了以往的热闹。
直到八点档节目正式开播。
那个从收音机里传来青年颤抖而痛苦的声音。
一瞬间唤醒了他们的记忆。
“各位江城的听众百姓们,大家好,我叫谢昭,是锦绣制衣厂的厂长,也是你们X作者朋友。”
简单一句话。
引爆所有人的耳膜。
等等。
什么?!
X先生?!
是谁?
谢昭吗?
这段时间,随着说学逗唱节目在江城广播电台的爆火,“X”先生这个名字,在江城百姓的心里,逐渐凝化,成为实质,慢慢高不可攀,成为传说的存在。
他一手策划了这个节目。
以一己之力,创造出无数精彩绝伦的故事。
多少人是他的故事迷?
甚至有人专门在报社,开了一个专栏,题目就叫——“解密,关于X先生!”
这个栏目关注者无数,他们乐此不疲,深挖关于X先生的一切。
包括他的著作,他的歌曲。
而他的料也越挖越有。
他甚至将自己的的歌曲所获得的收益,全部用来捐赠公益,帮助了江城无数困苦百姓。
于是,X这个名字,在江城有了无数追随者。
“X先生是谢昭?锦绣制衣厂的厂长?怎么可能?”
“他不是还在念书吗?好像还是高三的学生,他这么有才华?真的假的?”
“不不不,X先生怎么可能是小偷?他那么多钱都捐赠了公益,怎么可能去偷几件衣裳的设计图?”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