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清欢书院>其它小说>汉风烈烈起南洋> 第510章 我们是皇帝的鹰犬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510章 我们是皇帝的鹰犬 (1 / 3)

第510章 我们是皇帝的鹰犬

鼓声隆隆,伴随着阵阵炮声,中华帝国陆军近卫神电团三个营的步兵,正在呈三纵队排队前进。

神电之名,取自昔日大明在莫皇帝家乡高雷廉三州设立的卫所军神电卫。

在大虞收复广东之后,这个近卫团就开始建设,其骨干成员是从粤西高雷廉三州,也就是后世的广东茂名、湛江和广西钦州招募。

这三地方,哪怕是到了共和国时期,也是以条件艰苦、民风彪悍而著名,在这个时候就更是如此了。

这里雷琼片闽南语和夹壮话互相拉扯,夹杂客家话、粤西白话的地区生存条件恶劣,盛产一言不合就提刀斩佢的轻生死恶少年。

以至于整个粤西、桂南,到处都是山贼土匪。

要是在和平年代,这种人是各种学校和牛马工厂最讨厌的存在,但是在现在这个混乱血腥的殖民时代,却是最好的兵源。

除了高雷廉三州以外,临近的广西南宁、太平崇左两府,广南谅山府以及海南岛的百姓,也在征召之列。

以至于近卫神电团中,汉人比例只勉强超过一半,其中夹杂了大量的壮、黎、瑶等族出身的士兵。

近卫神电团一共三个营两个连,其中两个是线列步兵营,一个是猎兵营,一般也被称为射生营,剩下的两个连则是团属炮兵连和团属火力支援连。

其中线列步兵营由十个连组成,包含八个燧发枪连,一个射生连,一个掷弹兵连。

也有九个燧发枪连,射生连由射生营临时调派补充的时候,每连一百人,全营共一千人。

射生营八个连,共八百人,编制和调动非常灵活。

团属炮兵连装备了四门三磅野战加农炮和一门六磅长管加农炮。

团属火力支援连装备六门虎蹲炮,三门六十斤左右可以发射霰弹的劈山炮,以及数量不定的重型滑膛枪。

全团加上后勤人员和指挥使直属的卫兵,一共四千二百人左右,属于绝对的高配。

“上报皇恩兮下救黎民,驱逐鞑虏兮拓疆万里。”

神电近卫的士兵们高唱着近卫军军歌,行动非常迅捷,精神饱满,斗志高昂。

一般人很难理解他们这种亢奋的精神,但只有出身粤西的神电近卫士兵们自己知道原因。

因为自古粤西就是中华帝国的边角料,别说驱逐鞑虏的皇帝,就是进士举人他们也出不了几个,常年处于被忽视,甚至被歧视的地位。

但现在,忽然出现了莫皇帝,使得粤西成为龙兴之地,他们成了皇帝的乡党,从被歧视的乡下穷鬼,有变成皇亲国戚的可能。

这在精神上,给粤西人注入了强大的能量。

同时在现实上,粤西原本土地相对贫瘠,居民生活困苦。

但在莫子布入主广东后,就将大量乡党迁徙到富饶的北红河平原,又提拔大量人进入海陆军,让粤西人的生活上了好几个档次。

可以说,他们现在的好生活全是皇帝给予的。

有莫皇帝,他们就是皇帝乡党,是前途无量的近卫军之乡,没有的话,他们就是帝国的野狗。

这种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极大提高,使得粤西极为拥护莫子布。

因此在神电、元从、龙骧、羽林左右、长水胡骑六个近卫军团中。

神电卫作战技能,战场经验等不是最娴熟丰富的,但一定是最不怕牺牲,最能打恶战的。

在他们侧翼以散兵方式前进并进行一定掩护的,是近卫羽林左团的射生轻步兵营。

与神电近卫在粤西招募,元从近卫是由元勋、封臣和最早下南洋屯垦子弟组成不同,羽林左右卫就是真正面向全国选拔的。

因此在羽林左右团中,射生营不是一个营,而是基本都是射生营,选材面的宽广,让羽林近卫的士兵相当善战。

在这两支五千人的近卫军身后,是京营振威军的一个线列步兵团。

三千人全是线列步兵,班底是从嘉庆省嘉西府征召的潮汕和客家金矿工人,他们不但适应南洋的湿热环境,战斗力也不可小觑。

这八千人,就是此次征印军的绝对主力。

所以英属印度陆军总司令艾尔.库特爵士虽然眼界和统帅能力很出色,但他实在没想到光中皇帝这么重视他们。

会在印度这样一个无法对战局起到决定作用的战场上,在自身还没完成统一的局面下,竟然把自己总数只有一万三千人左右的近卫步兵,派了五千多人来印度。

这就是穿越者的最大福利,总是能根据未来历史的走向,提前知道谁是自己的最大敌人,什么地方对自己最大的敌人最为重要。

要是沃伦.黑斯廷斯总督和艾尔.库特总司令知道莫子布这么看得起他们,不知道该荣幸呢,还是该害怕。

除了这八千人以外,联军还有蒂普苏丹亲自统帅的两千迈索尔骑兵在宽阔的战场上,为步兵提供遮蔽、预警和护卫,让步兵能安全的到达战场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