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2章 布鲁塞尔的第一次碰撞
布拉班特大公国,布鲁塞尔郊外,隆隆的炮声,打破了清晨的宁静。
一群把泥巴色长裤扎进长筒靴子中,上身夹克配青色衬衣,头戴宽檐火枪手帽的民兵,排成还算整齐的横排,在炮声与鼓声中,齐刷刷的向前走去。
而在跟他们相距五六百米的地方,一些跟他们装束基本一样,为了区别的只能在胳膊上绑着白布条的民兵,也在缓缓靠近。
没有绑白布条的民兵,就是隶属于莫子溶的布拉班特大公护卫者民兵。
对面绑了白布条的,则是布鲁塞尔的布拉班特爱国者民兵,以及支持他们根特城和列日主教区民兵。
不过,莫子溶临时委任的鲁亲藩国制军司马,布鲁塞尔之战总指挥刘荣庆一看这场面,就知道这些人打不起来。
因为他们的前进速度太慢了,根本不是冲着战斗去的。
别看战场上打的热闹,但实际上死伤极为有限,基本都是少数倒霉蛋被少量火炮砸中,或者被流弹打死。
果然,一切就跟刘荣庆预料的一般,半个小时前,他们就只隔着六百多米,现在竟然还有二百米朝上,且排枪已经打了好几轮了。
伤亡嘛,双方各出动了一个民兵团,一共快三千人,打到现在不知道死伤加起来有没有三十人。
“大哥,这泰西民团就是这样,不到要他们命的时刻,是绝不会使出全力的。”弟弟刘国庆在兄长身边说道,很有一种见怪不怪的淡定。
兄长刘荣庆淡淡一笑,“哪的民兵都一样,这事要是发生在咱们中华也差不多,一个月几块银元你玩什么命啊!
不过,咱们要给他们改一改规矩了,你去告诉那些民兵团长,我们将在下午的战斗中发起猛烈进攻,所有完成既定任务的团长,都会得到三艘八百吨商船的贸易配给。”
此时的东西方的贸易中,由于技术的泄露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,中华商品在欧洲远没有几十年前那么畅销。
特别是在丝绸、瓷器和茶叶,这三样传统的黄金拳头产品上面,中低端产品基本都开始被欧洲或者近东的产品给替代了。
比如此时的大叙利亚,也就是包括叙利亚、黎巴嫩、约旦、巴勒斯坦这块的十字军伤心地,就盛产丝绸。
贝鲁特城在第四次俄土战争中被俄军统帅奥尔洛夫伯爵占领之前,就是大叙利亚地区丝绸出口欧洲的关键港口。
历史上甚至在法国人的培育下,黎巴嫩丝绸一直到后世还是高定奢侈品的必选。
瓷器也差不多,很多低端产品欧洲都可以自产,根本不需要万里迢迢用大海船运过来。
茶叶虽然技术还没有流传到国外,但也开始遭到咖啡饮品的强烈冲击。
不过也正因为如此,从东方来的大海船,利润反而更高了。
因为中低端可以大部分自产后,从中华贩运到欧洲的,全部是丝绸、茶叶和瓷器中的高端产品,莫子布也在注意打造品牌的概念,进一步推高了格调。
加上此时欧洲虽然对于茶叶、瓷器、丝绸老三样的需求开始减少。
但对于能做毛刷,算是战略品的猪鬃,以及能治疗多种疾病的大黄等,需求量却开始继续增大,价格也不断走高。
这就导致总贸易量降低了,大海船来的频次也降低了,但是利润快速上升了。
而有鉴于这种情况,莫子布也做了一定的调整,高端产品可不能大水漫灌。
于是在大虞,一方面对低端产品出海贸易,提高了质量,减免了相当一部分关税,降低了价格,给海贸商减轻了压力。
期望利用中华产品的品牌和价格优势,还是掌握住至少一半的低端贸易。
另一方面对高端产品则开始实行配给制,每年运多少船货物到欧洲,每种商品各自出口额是多少,都有相当的讲究。
所以这个配给额,就成了所有人都垂涎的指标。
当然,这对别人来说是难事,但对于为皇帝在欧洲卖命十几年,是中华帝帝国在欧洲打入的坚实钉子与桥头堡的鲁王莫子溶来说,根本不算什么事。
他手里捏着的贸易额,按商船排水来算,足足有十七万吨,相当于可以允许两百多艘八百吨商船去中华贸易。
是全欧洲除了法兰西王国政府外的第二大贸易商,比英属东印度公司的配额都高。
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财富,按一艘八百吨的中型商船来说,纯利润就至少有四千银元,基本一趟半就能赚回本,两趟就稳赚了,在哪里都算是好生意。
“还有,你看右前方,两点方向,那里呆着的,一定是从法兰西来的那些真正军人所在。”
听到了哥哥刘荣庆的话,刘国庆稍微有些疑惑,不过等他拿起望远镜,顺着兄长指的方向一看,立刻也明白了。
因为在距离两点方向不远地方的山包上,旌旗林立,一群人向交战双方非常明显的展示了自己的身份。
有英格兰的,有西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