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清欢书院>其它小说>换嫁东宫> 冯氏不平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冯氏不平 (1 / 3)

吴老夫人打算将如意送给大房当女儿的嫁妆一事,很快就传遍侯府。

此时冯氏正在跨院让曹小娘这些天少在崔侯爷面前转悠,侯府才解禁多久,这曹小娘穿得比谁都艳。

“这三年大伙儿都吃斋穿素,解了禁还不许人家穿衣服的哦?”

曹小娘手里捏着帕巾,她是崔侯爷从苏州府买回来的妾,吴侬软语讲得如莺啼,肚皮争气,生了个庶子,后又生了个庶女,被崔侯爷从苏州府带回京师。

崔侯爷平日解闷时都来她这里听曲儿。

她穿着交领漳缎粉绫长袄,一双细手掩在琵琶袖里,头戴一支累丝梅花簪与竹节纹金梳背,发丝用桂花油抹得油光程亮。

屋里桌上端放着一碟儿杏酪、一碟儿酥油鲍螺、一碗奶皮,还有偷偷让丫头去脚店买的腌牛舌和烧肉。

这一看崔侯爷就给她打赏不少,冯氏早知道就不给她一对庶子女做甚么新衣,曹小娘就有钱做新衣裳。

“侯爷的私房给了你不少吧,我看这新衣就不必做了。”冯氏没来的堵得慌。

“弗要格样子。”曹小娘软软地说了一声,“夫人是管家主母哦,管介大一个家,有时照顾不到小的呀,我伲只能仰仗崔侯爷,我伲也相信主母雅量得嘞。”

冯氏睨眼瞧着她,这嗲音听得她火大,偏偏崔侯爷喜欢得紧,她一时半会也动不了她,但那几件新做的新衣她决计不能让她捡了便宜还卖乖,扭头使了金珠收回来。

曹小娘看着冯氏主仆离去,嘀咕道:“伊真个小里小气,一分洋钿看得比磨盘还大。”

冯氏刚回瑞锦院,就听到吴老夫人将得封诰命先帝赐的如意送给了五姑娘当嫁妆,这下气更堵了。

卢嬷嬷说:“还不止呢,姑娘家用的累丝嵌宝妆奁盒、錾花银熏球、沉水香……装了整整三个箱笼!五姑娘不是被圣上夸了字写得好么,吴老夫人还送了她螺钿漆盒装的湖州狼毫小楷笔呢。”

当然,最贵重的仍属先帝赐的如意。

冯氏觉得气短得有些不顺,“这是真的假的?”

卢嬷嬷说:“我哪敢欺骗夫人您呐,吴老夫人刚刚差人给大房送了过去。”

“走,去顺安堂瞧瞧。”

冯氏决计去问个明白,为何这么贵重的如意竟就给了五姑娘,如意只有一个,给了五姑娘,那她的四姑娘还有啥?

这偏心也不能偏到天边去的啊。

更何况,现在当家侯爷是他们二房。

穿过游廊月洞门,到了顺安堂,冯氏先是给吴老夫人福了福身,扯东扯西聊了些旁的无关紧要之事,最后小心翼翼提起:“娘,听说你把如意给了五姑娘当嫁妆?”

“你这话什么意思?”吴老夫人正坐在亭子里,让赵婆子给自己捶背。

冯氏陪着笑过来,“娘,这是先帝赐给老太君您的东西,这大房的孩子怎担得起如此贵重之物,我是怕折煞了五姑娘。”

吴老夫人轻轻地笑了笑,面容如旧,她怎会不知道冯氏的心思,无非是这么贵重的如意给了大房的孩子,她二房就没了,宁愿让她收回也不愿让旁人捡了便宜。

吴老夫人端起茶盏不轻不重喝了口,“茉儿的身子骨弱,你怎么不说如意可镇邪?”

“这……”

冯氏一时语塞,看到吴老夫人这般气定神闲,后知后觉地估摸出吴老夫人送如意当嫁妆,恐怕并非是无缘无故。

莫不是今个五姑娘从宫里回来让吴老夫人脸上得光了?

冯氏干笑了下,“儿媳……儿媳也是心疼娘。”

“娘做什么需要你来指手画脚?我还没老到昏聩。”

吴老夫人重重搁下茶盏,看向她,“茉儿失去了父兄,只剩个娘操劳婚事,我不心疼孙女,难道还指望你这个婶娘心疼?不过是给了个如意罢了,我前脚刚送出去,后脚你就过来质问,怎的,你要把手伸到我箱笼里来?”

冯氏被吴老夫人严肃的口气吓得肝一颤:“娘,您冤枉我了,谁敢说您昏聩啊,您正老当益壮……”

-

冯氏有苦说不出,挨了一顿骂灰溜溜带着卢嬷嬷回瑞锦院。

刚踏进院门口,就看到自家闺女在那,没察觉闺女的情绪,冯氏当着她的面怨道:“你祖母的心都偏到五姑娘身上去了。”

崔方仪还沉浸在祖母忽略她的情绪中,听到此话,抬起头来。

冯氏坐下,卢嬷嬷给她倒了一杯茶,“你祖母把先帝赐给她的如意送给五姑娘当嫁妆了,如意可只有一个。”

崔方仪听出话里的意思,给了五妹妹,她就没有了,一时间,崔方仪心里复杂万分,细细密密的酸涩如潮水般涌上鼻尖。

冯氏揉着太阳穴,嘀咕纳罕,“吴老夫人怎么突然就想起要把如意给五姑娘?难不成是大房跑到吴老夫人面前哭穷?”

怕比不过她二房?

“卢嬷嬷,你去查一下大房今天做了什么?”

冯氏正要使卢嬷嬷去查看大房的动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